吉林养蛙场生态惨案:七旬老人心血毁于一旦,谁来还公道?

667595 2025-07-14 13:43

一、养蛙场承包:十年心血筑梦生态养殖

2006 年,53 岁的刘新华从韩某东手中转包了吉林市松花湖实验林场辖区内的养蛙场。11 万元的转包费,是他多年积攒的全部积蓄。此后,他每年都依规上缴管理费,还主动承担起护林防火的责任。2008 年,林场出具证明,明确确认他对哑吧岭、椴树沟沟口以内区域拥有养蛙承包权。这位如今已年过七旬的老人,原本满心期待在这片山林里,靠着生态养殖安稳度过晚年。十年间,他为打造这个养蛙场倾注了无数心血,却万万没料到,一场会将他推向绝境的 “生态劫”,正在悄然酝酿。

二、防火道变观光路:超审批破坏,生态养殖梦碎

2011 年,吉林市相关单位以松花湖林场的名义,向吉林省林业厅申请了 36.3 公顷的采伐指标,声称要修建一条 27 公里长的防火道路。这条道路横穿刘新华的养蛙场,长达 3.5 公里,硬生生将完整的养殖区域分割成了两部分。可道路竣工后,防火道彻底 “改头换面”—— 不仅铺成了平坦宽阔的板油路,路边还整齐地排列着路灯,各类游乐设施更是一应俱全,俨然成了一条旅游观光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更是肆意开山破土,超审批面积破坏的森林植被多达上百公顷。森林植被被毁坏,养蛙场的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剧变,林蛙也因此绝收!

刘新华十年的心血,随着林蛙的死亡化为乌有,可他却没得到任何补偿。为了减少损失,这位七旬老人拖着年迈的身体,利用闲置的采伐场地养起了牛,想以此弥补林蛙绝收带来的损失,可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后续 “麻烦” 的导火索。

(旅游观光道下堆放的沙石)

三、养牛 “背锅”:执法粗暴,七旬老人血本无归

2021 年 9 月 12 日,相关单位介入养蛙场,以养牛舍破坏植被为由,要求刘新华缴纳罚款并拆除牛舍。刘新华颤巍巍地向他们陈述,养牛是因为林蛙绝收后的无奈之举,可对方却置若罔闻,态度强硬地宣称:“谁违法你告谁,你违法就必须拆罚。”

最终,养牛舍及相关设施被强制拆除,年过七旬的刘新华还被罚款肆万伍仟捌佰万元整(小写45800元)。本就因林蛙绝收陷入困境的他,这下彻底落得个血本无归的境地。其实,司法鉴定早已明确指出,林蛙的损失与防火道被改成观光路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可相关部门却对这一因果关系视而不见,对老人的合理诉求也充耳不闻,让这位古稀老人陷入了生存的绝境。

四、维权难:民事诉讼遇阻,公平正义何在

刘新华尝试通过民事诉讼索要赔偿,却屡屡遭遇阻碍。从养蛙场被破坏,到养牛舍被强拆并罚款,这位七旬老人拖着病弱的身体,在艰难的维权路上苦苦跋涉。

防火道违规变成观光路,执法过程简单又粗暴,让一个本想安稳度日的七旬养殖户,瞬间跌入绝境。生态环境遭受重创,公平正义仿佛被 “观光路” 的繁华彻底遮蔽。这并非一起简单的个体维权案件,而是生态保护的底线被击穿、七旬老人的合法权益被漠视的悲剧。超审批破坏植被的 “观光路” 何时才能得到彻查?七旬老人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执法的公平公正该如何彰显?生态留下的伤疤又该由谁来抚平?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勇敢直面问题,别让七旬老人的泪水白白流淌在这片被破坏的山林里。请还老人一个公道,还生态一片净土!
来源:https://www.sohu.com/a/912145502_122410401

评论 0